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史哲 > 文学论文 > 正文

文化语义缺省现象研究

来源:www.37lw.cn 编辑:admin 时间:2017-08-07
一、引言 
  范畴是认知主体对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做出的主观性归纳概括,是依靠主客观相互作用基础之上对事物所做的归类。范畴化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的一种基本方式,在语言视域下,范畴化最重要的对象涵盖了语义概念的形成和语义范畴,是一种心智过程,具有体验性、规则性、无意识性等特征。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范畴化主要依托认知主体的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一方面是关于认知、互动、文化;另一方面,是图式和隐喻,即语言使用者无法依靠既不具体又无意义的语言符号取得范畴意义。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语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基于认知主体内心感悟的心理现象,因此,其必定归属于心理现象,任何词汇的语义都无法独立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而独立存在。 
  二、英汉词汇的文化意蕴对比 
  为了更加清晰地阐释词语特有的文化语义,笔者将相关词汇归纳整理为如下四类。 
  第一类,能指意义相近,文化语义趋异 
  相同的客观存在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会被赋予截然不同的主观想象,词汇的文化含义大相径庭。这类词汇,如颜色词为典型代表。尽管不同语言中,拥有大量颜色词,但它们的文化内涵却很有可能截然不同。例如,在西方,绿色通常表示工作经验不丰富的新手,“a green hand”被译为“初来乍到的新手”;但是,在中国绿色表示生机勃勃,有朝气,青少年经常被誉为绿色的萌芽。 
  又如,妥协(compromise)在中国人看来,经常表示消极意义,所以,国人在原则性的问题上,从不让步,即便在谈判中也是坚持原则。但在西方文化中,妥协是达成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因此,其具有积极含义。 
  柳树在汉语中,常常被赋予离别哀思的联想意义。《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形象地概括了戍边战士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和对家人的想念。柳树之所以有这样的文化语义,是由于汉字中的谐音造成的。“柳”同“留”谐音,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将“挽留、思念、依依不舍”等情思赋予柳树也是很自然的,这也反映了中国人擅长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崇尚自然的文化心理。而willow在英语中,却与中国文化中的“柳树”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语义,经常与悲伤和哀愁联系在一起。比如,在莎士比亚的名作《奥赛罗》中,黛丝德蒙娜曾唱过一首“柳树歌”,抒发自己的哀愁,也暗示了自己的死亡。这些表明,汉语中的柳树虽然与英文中的willow所指相同,但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 
  再如,英文中的cricket和汉语中的蟋蟀同为一物,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内涵。“蟋蟀”在中国文化中,常给人带来忧伤凄凉的联想。很多文人墨客善于借助蟋蟀表达这种情感,如宋玉的“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欧阳修的“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等等。在欧美文化中,蟋蟀不再是悲伤萧瑟的象征,而是成为开心愉悦的形象。英国民俗认为,在圣诞夜听到蟋蟀的叫声预示着在新的一年幸运顺意,因此,在英国诗歌中蟋蟀是欢快的形象。
第二类,能指意义相近,文化语义部分重合 
  词汇的文化内涵在某些语境下,会激发不同国家的相同感知,但在其他语境下,却会导致不同的联想。这种词汇反映了不同国家民族在传统观念、地域风俗等诸多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例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英美国家,人们都用玫瑰花赞美男女恋人之间甜美的爱情,但在英文中under the rose表示保密和缄口不言,这源于古代会议桌上摆放的玫瑰花暗示参加会议的人员必须保密,不得将会议内容透漏给他人的潜规则。在中国文化中,带刺的玫瑰通常比喻笑靥如花,但不易接近的年轻女子。 
  又如owl和猫头鹰在英语和汉语中都代表不吉利、噩兆。在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有这样的对白:Macbeth: I have done the deed. Didst thou not hear a noise? Lady Macbeth: I heard the owl scream and the crickets cry.这段文字说明麦克白知道邓肯已死。在中国文化中,猫头鹰也常常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民间有谚语“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指的是猫头鹰会带来噩运。这表明猫头鹰在两种语言中被赋予相近的文化内涵。然而在其他方面,英文的owl象征着过人的聪明智慧,指人聰明可以说as wise as an owl. 
  第三类,能指意义相近,文化语义缺省 
  受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个词在某种文化语境中,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另一个文化语境下,可能只是一个语言符号。许多词语在汉语语境下,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但在英语中,只是很普通的词汇。这类词往往会导致理解上的障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例如,竹子在英语里,仅是一种植物而已;但在汉语中,则象征着正直诚实,用来赞美志存高远的文人雅士。例如,苏轼的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现了诗人的超凡脱俗,清新高雅;清代大文学家郑板桥也对竹子格外喜爱,“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竹子所具有的这种文化内涵使历代文人赏竹、咏竹、画竹成为一种典范,竹子也成为中国人坚强正直的象征。这类词汇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的真实写照。bamboo一词作为外来语,在英语中,并没有被赋予太多的文化语义,而且竹子也不是英国土生土长的,人们对于竹子也没有太强烈的感情。 
  第四类,中英文化差异在词汇中的完全缺省 
  文化缺省现象普遍存在于不同语言中。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下述现象—— 一个词汇只是某一种语言所特有的,但在其他语言中却没有这种词汇。例如,中文中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无法被准确到位地翻译成英语,而且在英语里也缺少与之对应的表述。“五行八卦”源于中国古代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人文观和自然观的理论渊源,也是古代汉民族精神、聪明才智的集大成者,被尊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中国人对这种理念耳熟能详,而西方人却是一头雾水。同样,英语中的大量词汇也是中国人所无法理解的,例如,“black Friday”虽然被译成“黑色星期五”,但中国的英语使用者只有当了解了西方的宗教背景才会有能力解读语音符号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耶稣受难的日子是星期五,所以,“黑色星期五”指代倒霉不幸的一天。中美有很多习语还非常鲜明地反映出两国人民截然不同的处事理念。在中国,儒家教育人们要安贫乐道,恪守中庸,于是形成一套以明哲保身为特点的处世哲学,这个显著特点在很多成语谚语中都有充分体现,如君子固穷、枪打出头鸟、知足常乐等,这些哲学思想造成中国人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美国人则坦承自己是机会主义者,喜欢变革和运动,他们的口头禅是“让我试试”(I’ll try)。美国人是天生的实用主义者,他们信奉“在爱情与战争里,任何手段都是可以被接受的”(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这种表述,这种理念对于信奉礼仪、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的中国人而言,是没有道德底线的。 
  三、中英词汇文化语义缺省的补偿策略 
  客观世界决定了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外延。人类的生存和交往离不开物质世界,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受到客观世界的制约。由于不同时空因素,汉英词汇的文化内涵也因而千差万别。 
  社交世界界定了词语的文化属性。不同的语言使用者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他们运用语言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在与人交流过程中,传递自己的意图和主张,这就需要语言使用者需要考虑社会因素的要求,这个过程往往非常复杂微妙。为了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语言的使用必须受到社会因素的限制,这些因素会对语言行为施加各种原则和规则,甚至决定一些行为能否顺利实施。例如,拥有丰富知识背景的大学教授可以给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否则只能受制于别人的指导。同样,分析患者病例的医生和出访他国的国家领导人所使用的语言也大相径庭。言语沟通双方的性别、年龄、学术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都是重要的社会因素,这些要素对于词汇的文化语义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 
  主观心理世界决定了词语文化内涵的认知和解读。词义要服务于交流双方的心理状态。在日常语言使用中,语言是不同思想进行沟通的主要途径。作为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世界涵盖语言使用者的心理状态,比如,性格、感情、价值观念等。如中国在历史上的别名为“齐”(肚脐之通假字,代表人体的中心部位),这种名称源于古代中国的地理认知——天下中央之国。与此同时,中国古人又称呼华夏之外的小国为夷、戎、蛮等。在古汉语中,夷同尾(因为夷人留辫子,似尾),古代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以及对外来文化的排斥蔑视由此可见一斑。 
  跨文化交际必须理顺源语的三个世界和目标语的三个世界的互动关系。语言的使用必须考虑各种具体语境因素,语言使用者对词汇文化语义进行范畴化的过程,也会在不尽相同的条件下开展。语境不是固定的或一成不变的存在,而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不断发展运动变化的框架结构。语境的动态属性表现为语言交际者会根据他们对客观、社会和主观心理世界中的相关要素的假想搭建起一个用来阐释当前交际的架构。为了消除文化语义缺省而形成的交际障碍,语言使用者应该尽量扩大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相似之处,了解不同民族和种族语言的文化语义范畴,交集越大,跨文化交际中所遇到的障碍就越少,沟通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参 考 文 献] 
  [1]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奥]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4卷[M].涂纪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3][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Audi, R.,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2nd Edi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毕业论文网 www.37lw.cn 联系QQ:250537075 邮箱:250537075@qq.com

毕业论文网为您提供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MBA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奥鹏毕业论文代写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