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学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www.37lw.cn 编辑:admin 时间:2017-08-31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1、自备。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道是“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有效率地上好一堂历史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教师的有效备课。对于教师而言,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是上好课的前提。作为教学的第一步——备课,高中历史教师应采取什么方式备课?又怎样才能实施有效地备课呢? 
  首先备教材。教材是基本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工具。历史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编排,明白编者的写作思路,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框架。其次认真阅读教材,对于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认真思考,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于知识点所在的位置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备课最基础,也是最必要的。另外还要考虑到该知识点所适应的教学方法。最后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深入理解、领会。并根据学习的迁移理论,有效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前后融会贯通成为体系。一方面,从旧知识推导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照应旧知识,加深对旧知识的巩固理解。 
  其次备课标。新课程中,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有使用,但是它们在编排方式、内容的取舍上各有不同,但不管用哪一版本的教材,都要依据课标来进行教学。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课标,深切理会三维目标,确定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借用历史教材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前必须首先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根据课标对每一节课进行分析,看它在这一专题,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把它放到整册书乃至整个高中课程中来看,联系前后,突出重点。不能只看一套教科书或是参考书,要多研究,多借鉴,从众多的材料中整合重点,梳理思路,找出一套适合自身和学生的教学方案。 
  最后备学生。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和需求,将历史知识巧妙融入切实可行的教学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获得身心愉悦和发展。 
  在此基础之上还要适当的进行课外延伸。经过初中的学习,高中生已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知识。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可以适当将时政热点、学术研究前沿引入课堂,这样不但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但是要注意保证课标要求的实现,还要把握好“度”。 
  但是这种备课方式也存在著弊端。由于教师个人认识的局限性和缺乏交流与合作,使教师对自己的教案缺乏清醒的认识与正确的评价,也使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及时的交流与共享,不利于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高。 
  2、集备。 
  新课程背景下,仅仅依靠教师自备是远远不够的。没有集体备课的课,不可能是一堂好课。集体备课是由学科的教师集体对某一教材内容,先分头备好之后再互通有无。换言之,就是教师集体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多方位、多角度去分析问题,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在集体交流中可以设主讲人,负责陈述课标要求和讲课思路。在主讲人陈述后,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教学见解,为教学设计出谋划策。这种备课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有利于加深对某些专题或某些知识的深度钻研,这样通过商讨,凝聚集体教师的智慧,最后形成最佳教学思路。既节省了时间,也有利于教师间相互借鉴和学习,促进教师之间优势互补。 
  但它的不足之处是降低了老师备课的效率以及对整册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形不成系统性,还有可能造成个别教师不备课就去上课了。 
  二、“教无定法”,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 
  1、激发学生兴趣。 
  “高兴学来的东西永远不会忘记”,浓厚的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孩子的激情,在培养学习愿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坚持不懈地发展孩子对学习的真正满足感,以便由此产生和确立热切希望学习型的情感状态。”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都关心的问题。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是主要阵地,教师要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过程的始终,并非只在课堂的开始仅仅利用一个简单的,貌似不可缺少的“导课”来启动,这样是毫无意义的。整个学习过程都离不开动力系统的有效支持,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认真加工整合,让每个教学环节,知识点都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2.学会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也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结果是老师侃侃而谈,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而教师作为指导者,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老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多鼓励学生、包容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提出与老师,与教材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使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例如教师在讲美国的三权分立时,可以让学生课前自学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的权利。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美国的政治体制是怎么运转。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1、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具有效率意识。 
  使用多媒体教学受到了广大青年教师的青睐,全国各中小学也已基本上达到普及,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有很多,它最明显的就是能利用网络十分便捷获取历史教学素材来体现历史教学的现代感功能。上课时使用PPT,文字和图片经由投影展示出来,清楚整洁,减少的教学内容呈现时衔接的时间,而且解决了有的老师板书療草,板画不熟练的问题。在教授新课内容上,很多历史教学内容需要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呈现,比如红色革命的地理空间分布,历史实录,史料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总的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又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 
  但是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选择的史料要真实,要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二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防止由“人灌”变成“电灌”。 
  2、让历史教学贴近生活,通过领悟历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代问题 
  历史发生在过去,无法重现。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是95后或00后,许多历史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遥远的过去,这就需要教师帮学生拉近与历史的距离,不要让学生感觉学习历史的价值在于应付高考。教师应该尽量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例如,讲唐朝的对外关系、清朝的闭关政策等内容时,可以与当代中国所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联系起来对比讲解,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可以把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讲。把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与当代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建立起联系,将这些历史知识变成“活的”、“身边”知识。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所在。 
  3、提高课堂效率,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听课质量 
  高效率的课堂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配合,还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个体在共同从事一项或解决一个问题时实现的相互配合和默契,发挥“1+1>2”的功效。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呢?可以这样做: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有的當组长,负责整理每个人的发言,并准备在全班交流时能谈出自己小组的见解,为了使这种学习方式不流于形式,老师可以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思维活跃的同学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来起作用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总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技巧有很多,不管什么方法,历史教师都应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收获,在学校都有所成长和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毕业论文网 www.37lw.cn 联系QQ:250537075 邮箱:250537075@qq.com

毕业论文网为您提供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MBA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奥鹏毕业论文代写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