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学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

来源:www.37lw.cn 编辑:admin 时间:2017-09-23
一、课程内容 
  有机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组织结构,使课程发挥较大的育人价值,实现课程创造性发展。为此,信息技术老师必须拥有大课程观,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考虑,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出发,对教材内容做统整,做到项目化、校本化和特色化。 
  (一)项目化 
  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单元进行整体把握,对单元重难点进行深度解读,对内容的前后关联性进行分析,明确目标和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的数字名片》,本单元要求学生多彩的文字、动听的音乐、变幻的动画制作成一份数字名片,用演示文稿“秀”出自己的风采。里面一共有三课《认识PowerPoint》、《丰富幻灯片内容》和《让幻灯片动起来》。教师要有单元意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灵活的处理,采如笔者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对PPT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微调,以情景式的项目推进,提出“假如,你要做‘自我介绍’,如何制作‘数字名片’,让你的介绍更加出彩?”这样既明确了目的,又使PPT“动画效果”的使用不局限于简单的操作层面,使“技术”找到了依托点。 
  在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毕业季”项目,基于 “难忘小学生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品德与生活的内容,拓展延伸信息课的原有的内容(制作完成毕业留念册),指导学生完成电子版的“毕业季”综合实践活动册。作为电子版的“综合实践活动册”,不只有静态的文本、图片,更可以添加适当的音乐,甚至可以加入视频。 
  (二)校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内容校本化就要做到因地制宜,与当地文化、校园文化和学校开发的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紧密联系。 
  (三)特色化 
  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办学理念,以及基于学校特色办学的课程群的开发和设置。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融入特色课程,如学校财商特色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六年级为例(见下表)。 
  信息技术学科和学校特色教育的融合,此处列举了信息技术学科与“财商”特色的融合。这样的融合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如《旅游计划书》,这项内容就跟财商教育的内容高度贴合,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中就要落实指导学生查询列车时刻表、综合性质的旅游网站……为了更好地体现财商教育,在学生制定旅行计划书时,不仅要让学生选择交通工具,进行景点安排、食宿安排及行程计划和准备旅游所需物品,同时在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交通、住宿、餐饮和景点门票等费用进行预算。最后还要提醒学生如果是出境游,则要根据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先进行计算;如果旅游计划达成了,游玩回来则要将经历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二、课程实施 
  要想实现课程改革的新愿景,真正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的实施既要突破思维(仰望星空),有所有创;又要扎实根基(脚踏实地),稳中求胜。 
  (一)常规落实 
  落实好常规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之“本”,教学常规没有得到落实,任何好的内容都将无法实施。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倾听能力,积极的动手实践能力都有助于课程的有效落实。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习惯是一堂课的保证,首先课堂做到有仪式感,从门口排队到上课、下课的口令都要十分严肃,不可忽略;二是训练学生的倾听习惯,虽然信息技术课是操作性十分强的课,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倾听习惯,只顾自己操作,很可能导致最终任务无法达成,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训练学生倾听的能力;三是教师“广播”时间不宜过长,“广播”频率也不宜过多,平常的信息课,一次“广播”大约5分钟,教师要做到精讲,“广播”次数尽量不要超过2次,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巡视,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当课堂中途大多数学生出现操作上的困难时,可以考虑再次使用“广播”。 
  (二)整合重组 
  一是在教材的实施过程中对相关联的单元或单课进行顺序的调整。二是做好学科间的整合和融合,做好学科本位的同时,融入其他学科,让这门学科更具有可发展性,并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优化提升 
  信息技術课程是一门迅速发展的课程,它的教学内容也经常发生变化。教师要基于整体生情对课程进行优化提升。一是做减法,去繁从简,学生已经会的绝对不教或一笔带过,对部分简单内容进行删减;二是做加法,用省出来的时间让学生深化设计和深度探讨,让学生吃透教材,吃饱教材。“金山画王”、“acdsee”软件虽然在教材中有出现,但显然这些图像图形处理“软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学生对“美图秀秀”等软件可能更感兴趣,而且这类软件又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荐和教学。又比如六年级下册,教师可以教学生使用一些影音处理软件,让学生制作“毕业季”综合实践活动册时更得心应手,而且更加生动、有意义。 
  (四)内外联动 
  打造线上线下学习共同体,推行“互联网+教育”生态圈建设,通过网上“微课”,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时时刻刻在成长。 
  三、课程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多元化。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课堂奖励 
  一是采取加分制(跟平时成绩相结合);二是与学校或班级的评价体系相结合,如校币评价、星卡评价;三是结合教师自己的评价方式,如小红花、小星星。 
  (二)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合理有效评价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作业评价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作品展示 
  作业即作品,学生优秀作品的展示就是对他的一种鼓励,也在无形当中提高了其他学生的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信息技术教师要走的道路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也会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2]潘洪建,刘华,蔡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 
  [3]于洋.中小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与体系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2). 
  [4]夏茂军.关于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 内蒙古教育,2013(04). 
  [5]曹慧东,杨颖.整合资源力量大力推进课程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4(01).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毕业论文网 www.37lw.cn 联系QQ:250537075 邮箱:250537075@qq.com

毕业论文网为您提供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MBA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奥鹏毕业论文代写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