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学 > 中学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行为

来源:www.37lw.cn 编辑:admin 时间:2017-07-31
 一、探寻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依附于教学理念,从属于教学理念,但教学理念的实现依赖于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或采用研究性学习法,或采用启发式,或采用讲解法,也可多种方法教同一篇教材。但不管运用哪一种教学方法,一般都是以“讲、议、读、问、练”等一系列灵动手段组织全课教学,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管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只有运用最经济的手段而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才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效。 
  在语文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参考资料等多种途径搜集起来,然后在课堂上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学生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协调好三种课堂教学活动:自读探究、讨论交流、点拨示范。在教学活动中时时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触摸文字符号,切实过好认读关;以“师问”引发“生问”,让学生自己在情景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知识积累有一个体验、感知和构建过程;启发、引导并组织好学生的讨论,创设合作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注重语感培养,采用多种形式使读、说、识、写协调发展。 
  二、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情景 
  (一)关注情感交流的和谐 
  语文课堂是一个情感的课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而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是师生情感交流和谐的关键所在,有利于师生产生愉悦的心境,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畅所欲言,使师生之间、学伴之间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信息共享的快乐。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的评价不仅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还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调节剂。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语言一定要真诚而亲切,恰如其分。只有发自肺腑的鼓励性评价,才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教师的评价语言应不拘一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多一点幽默与艺术则更好。教师笑着看学生,学生才会笑着看老师,才会有愉悦的心境,使课堂更精彩。 
  (二)呈现静态与动态的和谐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系统,从静态分析,它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方法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而这一整体又总是处于一定的具体教学环境之中。从动态分析,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不断变化的动态、生长的构建过程中,教学过程与外部的教学环境也总是处于相互适应的动态变化中。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相互之间如果配合得合理、恰当,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它们就会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 
  (三)强调文本与人本的和谐 
  现行小语教材图文并茂、文质兼备,一段段文字,一幅幅美麗的图画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学生易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师在依托文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有句话说:“课堂是师生共度的愉悦的生命历程。”表现在语文课堂,即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环境下的学生徜徉于文本的过程。有时,还需对教材进行“深加工”——积极选择,有效重组与完善整合。 
  (四)重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 
  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有如约来的风景,更有不期而至的精彩。充分的预设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的基础,但课堂情况变幻莫测。预设得再完美,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有时教师自认为已考虑到课堂中的所有细节,以为这样就可以按部就班、环环相扣地完成课堂教学。然而,每一堂课都难免会节外生枝,一些旁逸斜出的问题常常会让教师束手无策。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老师提问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预想的有出入,教师便迫不及待地请另一个同学来补充,直到符合预设的答案为止,有时因此失去了精彩的生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和谐、高效的课堂绝不能忽视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 
  三、展开民主有效的课堂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师生、生生交往中的“对话”,它是教师和学生凭借各自的知识经验和信息背景,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对话”中分享教师的知识、情感和智慧,教师则在“对话”中感受学生的心跳,碰撞学生的思维,沟通学生的体验。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分享和理解。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展现。 
  四、实现“教”与“学”的相融 
  书是靠学生自己去读懂的,教会学生读书可受用一辈子,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个例子而已。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而不发,跃如也”。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书,读懂文章,还要让他们学到一些语言知识,不断提高写作能力。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先想、多想。教师重在给学生引路架桥,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过桥。让学生在互问互答中取长补短,或生问师答,共同切磋。教师以参与者身份融入学生中,拨动学生心弦,点燃好奇之火;适时指点柳暗花明处;矫治学生思维“盲点”,拨正学生思维歧途,使之进入“积极思维的王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相融。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毕业论文网 www.37lw.cn 联系QQ:250537075 邮箱:250537075@qq.com

毕业论文网为您提供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MBA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奥鹏毕业论文代写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