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理学论文 > 地理论文 > 正文

河南省嵩县赵家岭金矿Ⅱ号矿体地质特征

来源:www.37lw.cn 编辑:admin 时间:2017-12-20
 导言:河南嵩县赵家岭金矿区位于熊耳山东南麓,大章-潭头盆地东南缘,三里坪向斜的南翼,马超营大断裂的北侧,行政区划为嵩县旧县镇管辖,距旧县镇2km,距嵩县城约40km。矿区东西长约2.6km,南北最宽处达1.4km,矿区面积2.280km2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表现主要为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北东向构造蚀变岩带显示了金、银、铜、铅、锌等多种有用元素富集,成矿地质条件良好。 
  1、地层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组、新生界古近系(E)、新生界第四系。
  1.1 中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组(Pt2xj) 
  通过区域对比,将矿区内出露的一套中酸性变质的火山熔岩列归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按其岩性组合特征,自下而上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岩性段,矿区仅出露中段及上段。 
  A、熊耳群鸡蛋坪组中段(Pt2xj2) 
  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与西部。厚度大于350m。岩性为青灰色、灰色、灰黄色含角闪石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局部为英安岩。斑晶以斜长石为主,次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为一套中性火山岩系。 
  B、鸡蛋坪组上段(Pt2xj3) 
  区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赵家岭矿区中部。厚度大于370米,末见顶。岩性以青灰色、浅灰色、紫红色流纹岩为主,下部夹薄层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底部为一层厚0.50~3.00米的准球状流纹岩及凝灰岩,是与中段的分层标志。本段为一套酸性火山熔岩。 
  1.1.1喷发旋回 
  根据矿区及外围地层剖面研究,初步将熊耳群鸡蛋坪组中段及上段划分为两个亚旋回即熊耳群鸡蛋坪组中、上段喷发旋回。 
  1.1.2熊耳群鸡蛋坪组中段喷发旋回:由偏基性的中性熔浆喷发开始,以中酸性熔浆喷发结束,形成了中段的含角闪石安山岩及英安岩。 
  1.1.3熊耳群鸡蛋坪组上段喷发旋回:由酸性、中酸性熔浆组成,韵律不发育,仅有一个火山碎屑岩与酸性、中酸性熔岩组成的二元结构型韵律。形成了上段凝灰岩、火山角砾岩、流纹岩组合。 
  1.2 新生界古近系(E) 
  分布于矿区西部边缘的构造盆地中,为下古近系旧县组上段(E3j2)。下部为紫色厚层状砂质粘土岩,局部夹砂质砾岩;上部为杂色含砂砾岩,厚度大于150m,与下熊耳群呈断层接触。 
  2、构造 
  赵家岭金矿区区内断裂构造以北东向走向为主,主要为F2与F6。与矿体有关的断裂构造主要为F2。 
  F2(Ⅱ号矿带):为区内隐伏构造,地表无出露。矿区内深部工程控制长约280m左右,延深560m。总体倾向310°,倾角在18°~35°之间,平均倾角在25°左右。北部石家岭矿区地下坑道控制长约330m左右,延深213m,宽1.3~9.2m,平均5.6m。总体倾向近310°,倾角24°~35°之间,平均倾角在28°左右。在走向及倾向上矿化较连续,构造带沿走向及倾向呈舒缓波状展布特征,局部具膨缩、分枝现象。断裂结构面形态较为复杂,大多数与围岩界线不清。构造带内构造岩类型较复杂,主要有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糜棱岩组成。蚀变则以钾化、硅化、黄铁矿化为主,次为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方铅矿化。 
  3、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表现强烈,主要岩浆活动发生在中元古代熊耳期的火山喷发及中生代燕山期的岩浆侵入。 
  3.1 中元古代喷发岩 
  本区火山熔岩为一套中性、酸性、中酸性熔浆喷发的产物,其喷发环境经历了海相、陆相中性岩浆喷发→滨海相酸性岩浆喷发的演化过程,喷发方式以裂隙式为主,形成了区内广布的火山熔岩,及其浅成、超浅成的辉绿岩脉。 
  3.2 中生代燕山期侵入岩 
  分布于矿区南部的赵家岭—石家岭一带,主要岩石类型为肉红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熊耳群火山岩呈现侵入接触,接触面外倾,倾角50~80°,属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的产物,相当于深成相的酸性侵入岩,属地壳硅铝层重熔形成的陆壳改造型花岗岩。 
  4、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帘石化、钾长石化等。硅化现象是矿区内最为广泛发育的蚀变类型,多发育于蚀变带中部,向两侧逐渐变弱。绿帘石化,钾长石化在蚀变带的底侧较为明显,由底至顶逐渐减弱。 
  5、区域矿产 
  该区区域矿产以金为主,目前在其附近已发现有前河金矿、庙岭金矿、店房金矿、北岭金矿、中营金矿等金矿床外,尚有任岭、毛沽洞沟等一批金矿点。由于这些金矿床和金矿点的发现,该区已成为新的黄金生产基地。 
  6、矿体地质 
  Ⅱ号矿体是赵家岭金矿区内主要矿体(层),赋存于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中段及上段的F2含矿构造蚀变带中,矿体受断裂的控制。F2含矿构造蚀变带控制了Ⅱ1、Ⅱ2號矿体,现将矿体的特征简述如下: 
  Ⅱ1矿体位于矿区东南部,南起16线,北至02线,地表无出露。矿体规模中等。矿体形态简单,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赋存于Ⅱ号矿带中、下部,沿走向、倾向均呈舒缓波状起伏,具膨缩现象。矿体顶底板为蚀变安山岩。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产状与矿带产状基本一致,局部与矿带斜交,产状较为平缓,一般倾角在18~36°之间,平均倾角24°。矿体赋存标高348~481m,工程控制长度266m,埋深37~174m,最大斜深255m,矿体最大厚度5.60m,最小厚度0.65m,平均厚度2.20m,厚度变化系数51.9%,矿体厚度为稳定型。矿石中金品位单样最高13.79×10-6(ZK1203-H9),最低1.30×10-6(ZK0206-H11),平均品位3.01×10-6,品位变化系数57.88%,分布均匀程度为均匀。
Ⅱ2矿体位于Ⅱ1矿体东南部,南起14线,北至08线,地表无出露。矿体规模小。矿体形态简单,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赋存于Ⅱ号矿带中,沿走向、倾向均呈舒缓波状起伏,具膨缩现象。矿体顶底板为蚀变安山岩。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产状与矿带产状基本一致,局部与矿带斜交,产状较为平缓,一般倾角在15~30°之间,总体平均倾角22°。矿体赋存标高380~450m,工程控制长度120m,埋深32~127m,最大斜深154m,矿体最大厚度3.23m,最小厚度1.59m,平均厚度2.11m,厚度变化系数24.96%,矿体厚度为稳定型。矿石中金品位单样最高6.52×10-6(ZK1202-H7),最低1.62×10-6(ZK1400-H4),平均品位2.83×10-6,品位变化系数46.56%,分布均匀程度为均匀。 
  7、矿石的结构、构造 
  7.1矿石结构 
  根据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方铅矿的粒度,自形程度及相互关系,金属矿物的分布特征与其它金属矿物的关系,划分为包含结构、它形晶粒状结构、碎裂结构、次生结构四种结构,其中它形晶粒状结构为矿石主要结构。 
  7.2矿石构造 
  根据主要金属矿物集合体的排列形式划分为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和块状构造三种,其中浸染状构造为矿石主要构造。 
  7.3金矿物种类及赋存状态 
  金主要呈自然金、银金矿产出,呈它形粒状。细粒及粗粒金形态多为角粒状,部分呈长角粒状、枝叉状、细脉状等;微细粒金以浑圆粒状、麦粒状、角粒状为主。 
  根据对矿石中所见自然金的粒度统计。其中细粒金占47.11%,微粒金占40.32%,故而可知,以细粒金和微粒为主。 
  自然金以包裹金、粒间金、晶隙金和裂隙金四种形式嵌布于矿石之中。经过检测,金的赋存状态以包裹金为主,占56.24%,粒间金次之,占33.75%。 
  7.4矿石的化学成分 
  根据对矿石的基本分析和组合分析,矿石中主要有用元素为Au,伴生有用组分主要为Ag,其次为Pb、Zn、Cu、S等元素微量。 
  矿石中主要元素Au含量1.08~28.92×10-6,一般在1.80~4.88×10-6之间,平均3.47×10-6。总体来看,Au在矿石中含量变化不大,呈较均匀变化。金在矿石中以独立矿物存在,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次为碲金矿,赋存于黄铁矿、石英、褐铁矿、碲铅礦等矿物颗粒、裂隙、晶隙中,有时呈包裹体形式存在于矿物中。其形态主要为不规则粒状,粒径一般0.005~0.2mm,其中0.04~0.2mm的中粗粒金占71.32%,细粒和微粒金占28.68%。自然金成色较高含Au 81%~98.05%,银金矿含Au 78.26%,Ag 21.74%。碲金矿含Au 45.7%,Te53.71%以上。 
  8、矿石类型 
  按容矿岩石不同将矿石类型划分为碎裂岩型、构造角砾岩型、糜棱岩型三种,其分布特征与前述的构造岩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按矿石氧化程度,根据铅相分析表明,该矿体矿石类型为混合矿。按矿石中矿物组合及金属硫化物,该矿石类型属多金属硫化物金矿石。 
  9、矿体围岩及夹石 
  Ⅱ号矿体的围岩为构造蚀变岩及火山熔岩;矿体顶板主要为黄铁矿化流纹岩、碎裂岩、碎裂安山岩,底板为碎裂岩、黄铁矿化流纹岩、碎裂安山岩。 
  根据已有工程揭露矿体的情况,矿体形态基本完整,内部结构简单,夹石和无矿地段较少。
上一篇:GIL出线竖井超大型滑模设计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毕业论文网 www.37lw.cn 联系QQ:250537075 邮箱:250537075@qq.com

毕业论文网为您提供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MBA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奥鹏毕业论文代写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