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史哲 > 历史学论文 > 正文

西北堡寨在宋夏战争中的作用

来源:www.37lw.cn 编辑:admin 时间:2017-08-07
一、修筑青涧城的背景 
  宋夏议和前,宋朝西北堡寨的功能以康定元年(1040年)为界,前期城寨更多充当的是政治角色或承担后勤补给。康定元年至庆历五年(1040—1045年),面对西夏的军事攻势,宋王朝依托城寨构成防御体系,最终迫使西夏议和。鄜延路在宋太宗年间李继迁反宋之时,就已成为宋夏交战的主战场。为加强对境内藩部的控制,切断李继迁与外界的联系,需要修城筑寨“以阿都关、塞门、卢关等砦最居边要,遂规修筑砦城。” [1](p.8870)宋真宗即位后,随着与德明势力和议签订,基于鄜延路比较接近李氏势力范围,位置敏感,宋方在此时期修筑的堡寨数量较少。《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初,西贼自承平寨退,声言将攻延州。范雍闻之,惧甚,即奏疏言延州最当贼冲,地阔而寨栅疏远,近者百里,远者二百里,士兵寡若,又无宿将可用。”[2](p.2967)难怪范雍听闻西夏进攻延州,心有畏惧。自与元昊交战以来,延州诸砦多失守,范仲淹亲自请行,因此,迁为户部郎中兼知延州。康定元年(1040年),种世衡提出在鄜延路内修筑青涧城的建议,“营故宥州,州西南直延安二百里,当贼冲”[2](p.3043)。范仲淹认可了种世衡的提议,“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用种世衡策,城青涧以据贼冲。”[1](p.10270)青涧城对于后来北宋朝廷占领无定河流域的横山、米脂等地,以及夺取绥州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青涧城的修筑 
  青涧城修筑在距离延安东北200里的唐代宽州故地,在其废墟上修建而成。这一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右可固延安之势,左可致河东之粟,北可图银、夏之旧。” [1](p.10742)因西夏不断出征骚扰,种世衡率领众人只能边战边修。青涧城缺乏水源,这成为能否筑城的关键。于是当石工凿地50尺时,不但没有发现水的迹象,还见地下有大石。石工认为,大石是穿不透的,种世衡却命令每凿石一筐即付百钱,如此泉水而出。故此,城池修筑完毕后,得名青涧城[1](p.10742)。 
  种世衡因此迁内殿崇班、知城事,他在青涧城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青涧城成为一道抗击西夏的新屏障。 
  第一,兴营田。宋夏之战爆发时,虽然北宋的幅员、耕地、户口、兵力等都在西夏之上,但却屡战屡败。面对不利的战局,一些大臣即反对草率进攻。范仲淹认为,必须首先巩固边防,才能消除后顾之忧。如修复鄜延路沿边的城寨,既能抵御西夏犯边,又可保障百姓的生产生活。鄜延路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之上,这里地形复杂,多沟壑险关,要想修筑城寨除了较大的技术难关外,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次,为了解决巨大的军需供应问题,就地营田可以提现地理之便,减少国家消耗、自给自足而日益受到重视。范仲淹认识到营田实边的好处:“观今之边寨,皆可使弓手、土兵以守之,因置营田,据亩定课,兵获羡余,中粜于官,人乐其勤,公收其利,则转输之患,久可息矣。”[2] (p.3203)范仲淹的营田之策得到了种世衡的极力相应。种世衡在青涧城营田两千顷,第一年就大获其利。仅《续资治通鉴长编》庆历元年(1041年)论述营田之利者便多达9处。此举得到知延州范仲淹的表彰,并将此事上奏朝廷,认为可以在边境地区推广:“臣昨在延州,见知青涧城种世衡言欲于本处渐兴田利,今闻仅获万硕。臣观今之边寨,皆可使弓手、土兵以守之,因置营田,据亩定课,兵获羡余,中粜于官,人乐其勤,公收其利,则转输之患,久可息矣。且使其兵徙家塞下,重田利,习地势,父母妻子共坚其守,比之东兵不乐田利,不习地势,复无怀恋者,功相远矣。傥朝廷许行此道,则委臣举择官员,约古之义,酌今之宜,行于边陲,庶几守愈久而备愈充,虽敌人时为边患,不能困我中国。此臣所以言假土兵、弓手之力,以置屯田为守之利也。”范仲淹甚至认为,屯兵营田为持久大计,如果实施得当,茶山、横山这些战略要地亦可获得“若臣策不效,当举兵先取绥、宥,据要害,屯兵营田,为持久计,则茶山、横山之民,必挈族来归矣。拓疆御寇,策之上也。” [2](p.3081)因而朝廷看到营田可减少军费的益处:“陕西用兵以来,本路所入税赋及内库所出并留两川上供金帛,不可胜计,而犹军储未备。宜令遂路都部署司经置营田,以助边费。” [2] (p.3192)右正言、直集贤院田况还提出了营田方案:“以新拣退保捷军每五百人置一堡,等第补人员,每三两堡置营田官一员,令以时耕种,农隙则教习武艺,以备战斗。” [2] (p.3197)可见,营田之策不仅推动了沿边地方经济的发展,还保证了边民安心从事生产生活,农闲期间还可以习得武艺,实现了兵民合一的高效备边的状况。
 第二,募商贾。种世衡在青涧城“募商贾使通其货”[3] (p.355),并“以官钱贷商旅使致之,不问所出入” [4] (p.89);没有本钱的商人还可以为其借贷,“通货赢其利,城遂富实”[1] (p.10742)。《宋会要》中还记录了青涧城经过募商实边商税额达到2 350贯17文。神宗年间,为抵制青白盐,对西夏进行经济封锁,朝廷还宣布:“次边三将驻于金明、青涧城、延州,近里两将在鄜州、河中府。其缘边八州榷客盐自卖交钞,本为禁止青、白盐立法,将来青、白盐池既归我,八州军自可不食解盐。”[2] (p.7858) 
  第三,募兵训练。北宋和西夏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北宋若想在这场战争中胜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军事策略上,都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了保障戍守兵力,种世衡采纳了范仲淹的建议——在当地招募土兵。范仲淹将利用当地“土兵”和朝廷所派“东兵”的利弊做了明确对比:“守以土兵则安,守以东兵则危。”“以土兵则安者,以其习山川道路之利,怀父母妻子之恋,无久戍边之苦,无数易之弊。”“以东兵则危者,盖费厚则困于财,戍久则聚其怨。财困则难用,怨聚则难保,民力日穷,士心日离,他变之生,出于不测。” [2] (p.3217)种世衡对于土兵的重要性认识颇为深刻,忠实地执行了范仲淹的策略。庆历元年(1041年)鄜延都监种世衡,“请募青涧城土丁,不刺面,别名为一军,从之。” [2] (p.3188)刺字在宋代是军人和罪犯共有的体貌特征,因此,都被社会主流群体视为贱民。宋代军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不足以吸收平民入伍。而种世衡这一做法颇有深意,为了在新筑的青涧城招募优质兵员,就要提高其社会地位,不让士兵以从军为耻,不刺面就成为重要措施之一。种世衡为扩大兵源,除了募青涧城土丁外,还招募藩部熟户民为兵。庆历二年(1042年),知青涧城种世衡奏:“募蕃兵五千,涅右手虎口为‘忠勇’字,隶折马山族。言者因请募熟户,给以禁军廪赐使戍边。”之所以募藩部熟户为兵,是因为“又今蕃部都虞侯至副兵马使奉钱止七百,悉无衣廪,若长行遽得禁兵奉给,则蕃官必生徼望。况岁罕见敌,何用长与廪给?且钱入熟户,蕃部资市羊马、青盐转入河西,亦非策也。若遇有警,旋以金帛募勇猛,为便”[1](p4752)。种世衡对藩兵增加俸给,不仅可以笼络军心,还能起到加强市场流通,增愈国防的效果。 
  种世衡不仅重视正规的训练,还要求百姓练习射箭等武艺,达到全民皆兵的状态,“昔种世衡守青涧城,每于平居暇日,教民习射,羌人畏之,不敢近塞,其法具在,可以推行。’令本司遵照上件指挥,讲明区画,仿种世衡之法,详议激厉。”对青涧的僧道妇人也用奖励射技的方式来增加其战斗性,后来此法被广泛推广“世衡初在青涧,迫近敌境,教吏民习射,虽僧道妇人亦习,以银为的,中者辄与之。以至争徭役者以射中则优,有过失者以射中则释,由是人人能射。继而世衡守环,以教土人以守,夏戎不敢动,真良法也。本司未奉指挥之前,自前政以来,至臣任内,日设银的于武观教场,听军民吏士从便自射,中的者与之,行之累岁不废,此正仿青涧之规也。今益当推广是意,以劝诱能射之人,添设射垛银的于本军教场,止许百姓习射。” [5](p166) 
  种世衡对军员给予关爱,实施人性化管理,军心团结,军队战斗力加强。“士卒有病者,常使一子视之,戒以不愈以笞之。抚养羌属,亲入其帐,得其欢心,争为之用。寇至,屡破之。部落待遇如家人。有功者或解所服金带,或撤席上银器遗之”。如此往复,仅仅经过数年“青涧城遂成富强,于延州诸寨中,独不求益兵、运刍粮。” [4] (p.171) 
  第四,团结羌人。陕北的横山为宋与西夏的界山,青涧城位于横山之南。此地多为党项部族所居,民风剽悍,骁勇善战。但因历来汉官对于此地区的羌人实行残酷剥削,多为羌人所怨,以至宋夏之战爆发后,羌人却为元昊效忠。庆历二年(1042年)春,范仲淹巡环州,看到羌人数之多但却不能为我所用,反倒与夏贼联合引起边患,后得知种世衡素得属羌心,范仲淹觉得“青涧城已坚固,乃奏世衡知环州以镇抚之。”种世衡深知结交羌人的重要性,经常深入羌地、慰问羌户,“有牛家族奴讹者,倔强未尝出,闻世衡至,遽郊迎。世衡与约,诘朝行劳其族。是夕,大雪深三尺,左右白地险不可往。世衡曰:‘吾方结诸羌以信,不可失期。’遂緣险而进。奴讹方卧帐中,谓世衡必不能至,世衡蹴而起,奴讹大惊,率其族罗拜听命。” [2](p.3232)种世衡为了取得羌人的信服,冒三尺深大雪前往交好,羌人首领大为感动,答应与受拜宋令。不仅如此,种世衡还帮助羌人解决内乱,在羌人中立了威信,“有兀二族,受夏戎伪署,君遣人招之不听,即使慕恩出兵诛之,死者半,归者半,尽以其地暨牛羊赏诸有功。其僭受伪署如兀二族者百余帐,咸股栗请命,纳其所得文券袍带,由是羌属无复敢贰。”后来羌人设置烽火台,如果有西夏来抄掠,则用烽火通知宋方,并集合战马待战。泾原帅葛怀敏定川之败后,“戎马入纵于渭,予领庆州蕃汉兵往扼邠城,又召君分援泾原。君实时而赴,羌兵从者数千人。属羌爲吾用,自此始。君曰:‘羌兵既可用矣。’”从此,种世衡收服了羌人,为宋所用。并且“教土人习弧矢以佐官军。吏民有请某事辞某事者,君咸使之射,从其中否而与夺之。坐过失者,亦用此得赎。吏农工商,无不乐射焉。”[3] (p.355)种世衡组织官军与羌人一起守城作战,羌人军心大振,皆愿效死。青涧城的东北为无定河,河对岸即为西夏的营地,种世衡派羌兵多次进攻,每攻都大胜而归,前后共斩首数百级,获取牛羊等牲畜万余。种世衡与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至于“尝会客饮,有得敌情来告者,即以饮器予之,繇是属羌皆乐为用。” [1] (p.10742) 
  范仲淹对于种世衡筑青涧城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并向朝廷上奏,希望在其他边境推广“繇是缘边诸城,独环不求增兵,不烦益粮,而武力自振。夏戎闻属羌不可诱,土人皆善射,烽火相望,无日不备,乃不复以环为意。前后经略使交荐君之才能,朝廷益知可倚”[3](p355)。
 二、 青涧城在宋夏战争中的作用 
  西夏在宝元二年(1040年)首次攻宋,即分兵三道进攻鄜延,中路自塞门道而下,破赛门川重镇金明城(在今安塞县南沿河湾),即挥兵南下,直逼延州。宋知延州范雍大为恐惧,慌忙调集鄜延副都督石元孙,和驻兵庆州的鄜延、环庆副总管刘平前来救援。刘平领八千精锐与石元孙合兵共万余人,昼夜行军,急赴延州。宋军行至在三川口(今延安西西川河汇入延河处),见夏兵已在此设阵,即仓促应战。鄜延都监黄德和见西夏兵多势众,在阵后领兵先逃,宋军溃乱。刘平、石元孙领残兵退到西南山,立寨抵御。元昊派兵到寨前挑战,然后亲自领一部分兵从山后攻入山寨,刘平、石元孙兵败被擒。西夏军在三川口全歼刘、石部之后,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延州危在旦夕。这时恰逢天下大雪,寒风凛冽,西夏军缺少御寒衣物,遂致军纪松弛,无心再战。元昊又得报宋麟州都教练使折继闵、柔远砦主张岊,代州钤辖王仲宝率兵攻入西夏境,于是率军回师,延州才解围。鉴于鄜延路重要的地理位置,三川口大败后,宋方积极筹建“右可固延安之势,左可致河东之粟,北可图银、夏之旧” [1] (p.10742)的青涧城。神宗时期“次边三将驻于金明、青涧城、延州,近里两将在鄜州、河中府” [2] (p.7858)。 
  种世衡驻兵青涧城,形成了抗击西夏的新屏障,为抗击西夏,还成功实施了反间计,会刚浪凌诈使浪埋、赏乞、媚娘等三人诣青涧城请降,种世衡知到后说:“与其杀此三人,不若因以为间。”于是“命监商税,出入有骑从,甚宠。又为蜡书,遣王嵩遗刚浪凌,言浪埋等已至,朝廷知王有向汉心,命为夏州节度使,俸钱月万缗,旌节已至,趣其归附,以枣缀画龟喻意。刚浪凌得书大惧,自所治执嵩归元昊。元昊颇疑刚浪凌贰己,不得还所治,且锢嵩阱中。”[2] (p.3330)后来,种世衡又离间元昊与其亲信野利旺荣,“元昊使其亲信野利旺荣复书,语犹嫚。知延州庞籍言,夏境鼠食稼,且旱,元昊思纳款,遂令知保安军刘拯谕旺荣言:‘公方持灵、夏兵,倘内附,当以西平茅土分册之。’知青涧城种世衡又遣王嵩以枣及画龟为书置蜡丸中遗旺荣,谕以早归之意,欲元昊得之,疑旺荣。旺荣得之笑曰:‘种使君亦长矣,何为此儿戏耶!’” [1] (p.13998)青涧城还在宋夏、宋辽关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庞籍知延州,俄兼鄜延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庞籍认为中间有诈,于是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1] (p.10200)。狄青部下张玉在青涧城也大败夏兵,“张玉字宝臣,保定人。以六班散直隶狄青麾下,筑青涧、招安砦。遇夏兵三万,有驰铁骑挑战者,玉单持铁简出斗,取其首及马,军中因号曰张铁简。以状闻”[1] (p.9722)。 
  四、结语 
  青涧城地处宋夏交界的陕西鄜延路,历经种氏父子的经略,成为西北重要城寨,在宋夏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种氏父子也得到了较高评价,“初,世衡在青涧,为属吏所讼以不法事,按验皆有状。庞籍言:世衡披荆棘立青涧城,若一拘以法,则边将无所措手足。’诏勿问。及徙环州,诣籍拜且泣曰:‘世衡,心肠铁石也,今日為公下泪矣。’”[2] (p.3232)因战争的教训,北宋朝廷在与元昊媾和过程中,修筑城寨成为宋抗击西夏的基本思路。康定元年(1040年)由种世衡修筑的青涧城成功范例,可以算作修筑城寨高潮的起始。 
  北宋在西北沿边地区修筑城寨措施的成果是相当显著的,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初期成功的抵御了西夏的入侵。大量城寨的建筑,构成了北宋抵御西夏的军事防御体系,为日后北宋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北宋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得北宋朝廷在西北地区修建的大量城、堡、寨具有与以往任何时代不同面貌,并对明代在防御蒙古的边塞地区建设堡寨产生了重大影响和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范仲淹.范仲淹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司马光.涑水记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李曾伯.回奏边民习射指挥[C]//全宋文:第339册合肥:安徽出版社,2006. 
  (作者系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讲师,历史学博士)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毕业论文网 www.37lw.cn 联系QQ:250537075 邮箱:250537075@qq.com

毕业论文网为您提供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MBA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奥鹏毕业论文代写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