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学 > 中学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言轻文”

来源:www.37lw.cn 编辑:admin 时间:2017-10-26

一、认为传统中学语文文言教学中对于字词过于重视,而忽略了课文本身的文学价值,使得教学成为类似一种“买椟还珠”的行为。这是个很普遍的提法,似乎已经被广大教师所认同,笔者不再赘述。

二、认为传统中学语文文言教学逐字逐句的翻译讲解过于枯燥乏味,应该用更加有趣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清华附中赵谦翔老师提出所谓“绿色文言教学”,要求文言教学的核心在于“熟读精思”。[1]广西河池市大化县实验中的韦学军老师在他的文章《文言教学“趣”中求》的文章中就提出了:“导入激趣”、“竞赛生趣”、“编演剧本”、“角色互换”和“辅助课件”这五种“有趣的方法”。[2]

三、认为传统中学文言教学中的逐字翻译对于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实际效果并不好,真正是“事倍功倍”的教学。因此,就有如江苏兴化中学的赵长河老师在《以现代语言激活文言教学——我教〈阿房宫赋〉》一文中提出他的教学理念,即“以现代语言激活文言教学”的灵感来源是看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得到的启发,他说:“央视‘百家讲坛’开创了一个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学习的范例。笔者听了王立群读《史记》,马瑞芳讲《聊斋志异》,常常自觉地紧跟着看原文,这两种浅易文言文范本的学习由此进入到一种自然激活状态。较之以前那种教师精心选择、反复推荐浅易文言文阅读的一相情愿式的激发,这样的激活是自然高效的,是充分调动了学习主体的自觉性的,也是能兼顾文言文教学中文和言的落实的。这样的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学习的路径是值得探讨的文言文高效教学之路。”[3]

当然,关于文言教学的讨论还不止这些,但是,这几种观点都是针对现在普遍的文言教学现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上否定了这种传统的文言教学模式。

就在中学语文教学做理论研究的学者对于这种传统的文言教学方法大加挞伐,把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自己立论的枪靶,并且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地见诸报端的时候,笔者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中学语文教学一线的老师认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越来越差,越来越难教;第二:为什么在学生基础差而教学方法却“百花齐放”的今天,多数的中学一线教师仍然普遍选择这种最为传统而且被理论界批判得体无完肤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不论是中学教学的实际学情还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指向,传统的文言教学方式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是相对而言最为有效的。

下面,笔者将结合在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传统文言教学的合理性。

一、学情决定教学方式

首先是历史因素。

众所周知,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的兴起和广泛的使用以及建国后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运用,文言文已经逐渐退出了实用领域,成为一种阅读文献的工具了。由于失去的使用环境,中学生的文言基础几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赵谦翔老师和韦学军老师显然在一线教学中面临到了这一问题,因此试图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创造语言环境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相较于社会交流时间实在太过于短暂,虽然近些年多有学者和一线教师提出各种所谓“创新”的教学法,但我们却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现在中学生的文言素养每况愈下,明显不如八九十年代运用传统文言教学法教育出的学生。

其次是初中与高中教学的断层。

笔者在教学和调研过程中发现,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文言文部分考察的全部内容几乎就是教材中课文的注释部分。学生对于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语法根本就不需要做任何的了解和学习。而全国高考的要求却是能够辨析虚词用法的差异,文言句式和语法的辨析,乃至要独立看懂一篇文言文。初中与高中的知识几乎没有任何衔接,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掌握的真正有用的文言知识几乎为零。

再次是教学时间的限制。

几乎每一个中学都会由备课组统一安排教学进度。而文言文的教学进度,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的《鸿门宴》为例,这一篇长达一千八百多字的文言文,现在全国各地中学语文备课组的备课进度要求是三到四节课,这是普遍的教学进度。

从上面三个方面可以看到,中学生的文言基础非常薄弱,而中学实际教学时间有十分有限,像《鸿门宴》这样篇幅的文言文,实词意义、虚词用法、文言句式都要讲清楚,三到四节课已经十分紧张,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文本文学性的解读和分析。因此,传统的字词讲读是最符合学情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方法。

二、课程标准和高考内容决定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项中定位如下:“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和名篇。”[4]很明显,文言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言”而非“文”。从高考实际所考察的内容看,以重庆市2011年高考为例,文言文阅读题阅读的文章是[明]罗洪先《战马记》,考题如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 部:部署

B.与王素党结避祸

党:勾结

C.商稔公,知贼不敌

稔:熟悉

D.王命秣者加莝豆,不为止 为:因为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战马“义”的一组是

①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②长嘶踢其扃,若告急状

③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

④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

⑤夜且半,马哀鸣特异

⑥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

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③④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王桢,是济阳公的孙子。济阳公死于靖难,王桢死于贼寇之手,他们都获得朝廷的封赠,承担过很多重任,在吉水以忠义之家著称。

B.王桢任夔州府通判时,遇到荆襄的贼寇前来大肆劫掠,而夔州同知王公和军吏曹能、柴成却不敢出兵。危急时刻,王桢出于义愤犬吠之警兵击贼,壮烈牺牲。

C.王桢遇难后,朋胡及家人找到了他的遗体,准备送回家乡安葬,但因贫穷,只好卖行李和战马作路费。战马落入夔州同知王公手中。

D.王桢战死后,他的战马狂奔三百多里夔州府报讯;在同知王公的马槽旁,哀鸣不已,最后将仇人王公置于死地,替主人报了仇。

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3分)

②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4分)

(2)用余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人 之 蕴 蓄 由 学 而 大 在 多 闻 前 古 圣 贤 之 言 与 行 考 迹 以 观 其 用 察 言 以 求 其 心 识 而 得 之 以 蓄 成 其 得

(《伊川易传》卷二《大蓄传》)

由高考真题可以看出,第8、9两题考察实词的词义,第11题考察翻译(实词、虚词和语法的综合考察),而第10题本质上也是考察考生是否能看懂文章的大致内容。由此可见,高考的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同样是在字词,句式和文义上。

由上述论述分析可见,中学文言教学内容着重于文言字词、语法及相关知识的掌握不但是课程标准决定,更是由高考的考察内容所决定的,这是最有效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语文成绩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效果是判断教学方法优劣的唯一标准

现在很多论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将传统的文言教学方法作为靶子,借对其进行批判来立论。可是仔细思考可以将这些批判归为两类:

第一类在操作形式上做调整,如增强可让的活跃性和趣味性,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等等。其实这些都只是在操作层面对于传统教学的修饰和完善,而教学内容以文言字词和语法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本质并没有改变。

第二类则主张应该将文言文的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放在第一位,翻译可以加快速度,就如上文江苏兴化中学的赵长河老师在处理文言字词和句式语法时,采用“自然激活”,其实说到底,就是学生看着课文,老师直接将文章翻译大致讲一遍,期间穿插一些故事或任务的讲解以增强趣味性。一般持这种论点的论者出于两点立论,首先是传统文言教学方式太枯燥乏味且字词语法没有必要讲的那么细致;其次是文本应以艺术性的讲解为旨归,不能本末倒置。可是仔细思考不难发现,这两点立论必须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立。就前面一方面而言,如赵长河老师这样的中学教师,有了相当丰厚的文言知识和理解能力,可以一边听《百家讲坛》中教授的讲解一边看着文本,达到“自然激活”。但是作为文言基础几乎为零,而高考对于字词句式语法的要求又颇高的高中生,这样的教学他们能否真正理解文中每一个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否在考试中获得优秀的成绩这些都是值得怀疑的。而就后一方面,几乎要放弃字词讲读,直接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的做法,更是只能让学生“故事听得起劲,考试垂头丧气”,并且只能让原本文言基础薄弱的高中生的文言学习雪上加霜。这就是为什么在语文文言教学方法看似“百花齐放”的学界,中学教师让然普遍使用最为传统的文言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这一特定条件下的文言教学效果才应该判断教学方法优劣的唯一标准,而所谓“趣味”、“本末之争”等等,都不能成为判断文言教学方法优劣的标准。作为中学教师,根据实际学情和考情选择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无疑是对于学生乃至对于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最为负责的态度,而传统文言教学重视字、词、句式和语法等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正是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检验过的最富教学效果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赵谦翔.绿色文言教学概说?J?.人民教育:2004(11):36-38

[2]韦学军.文言教学“趣”中求[J].中学教学参考:2009(25):33.

[3]赵长河.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我教《阿房宫赋》[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0(12):28-3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毕业论文网 www.37lw.cn 联系QQ:250537075 邮箱:250537075@qq.com

毕业论文网为您提供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MBA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奥鹏毕业论文代写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