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学 > 大学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教育视域下大学精神的建构

来源:www.37lw.cn 编辑:admin 时间:2017-12-22
 大学精神即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品质、价值取向、行为理念和文化氛围等,是大学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标志,也是推动大学逐步发展壮大的源泉和动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进入迅猛发展的黄金期,如今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史积淀、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原因,作为高等院校所应有的大学精神却没有相应成长起来。某些高职院校虽已升格为高等院校,但依旧具有一些中专中职时的作风,缺乏作为现代大学应有的大学精神。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理论,一所高职院校在进入内涵发展阶段之后,如何有意识地培育富有个性特征的大学精神,是使学校具有大学品位、高职特色、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一、大学精神之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阐释 
  当前,对于大学精神有多种表述,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有其共通之处,即“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大学精神的核心应该是人文和科学精神的统一”。这种核心和主体精神是所有大學都应具备的精神,即大学精神的共性特征。因为没有人文就没有大学,没有人文的关怀就没有大学的精神;没有科学精神,一所大学当然算不上真正的大学。当然,作为高等学校重要分支的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在提炼大学精神的时候,不能忽视对人文和科学精神的追求。但是,高职院校的地方共生性、职业定向性及技术应用性等特点,决定了体现发展逻辑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必须基于传统大学的精神,但不囿于传统大学的理想追求。一般而言,高职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主线”,并将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物化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职业素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发展”的“适销对路”人才。按照这一人才培养定位,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特殊性在于,必须在共同的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感中,在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类似于“技兼于道”的大学精神。这种特殊性具体体现在素质本位的人文关怀、技术导向的职业情怀和经世济用的培养向度三个方面。首先,人文关怀是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院校的基本使命责任,是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社会人”的根本前提。具体体现在学校将“高素质”始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旋律,并通过知识传承、文化教育、素质养成和技能训练,培养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处理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关系时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规范等,促使大学生由一般意义上“有知识的人”发展为“有文化的人”。其次,高职教育计划的“职业定向”,决定了它不可能把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哲思”放在首位,必须围绕技术应用和职业能力培养规范整个教育活动。按照德国教育家洪堡的观点,如果普通教育使人学会理性思考,使人之能够为人,那么职业教育“授人一技之长的定位”本身就划定了它的实用主义倾向。高职院校往往强调技术文化的重要性,就是基于高职院校的使命和责任,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技术应用、技术开发和创新中,形成、凝练并提升“做中学”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使之内化为高职院校独具特色的精神气质。再次,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学生毕业主要不是为了升学或者其他,而是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应用型工作。这决定了其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应会”而非“应知”。因此,高职院校本能的提出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倡学生“在做中学”,把学生“能否为用人单位所接纳,能否“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进而有发展潜力”,看得至关重要。 
  二、“努力学习精益求精”是对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生动诠释 
  2013年10月10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会研究决定,将面向全院师生员工进行的最后一轮投票中得票最高的“努力学习,精益求精”确定为学院精神表述语。“努力学习,精益求精”,源自于周恩来1939年绍兴之行时为其表侄王京题写,这不仅是周恩来对一个求学少年的殷切期望,更是周恩来一生酷爱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的生动写照。作为周总理故乡淮安的一所高职院校,以周恩来精神育人不仅有利于塑造具有学院特质的学校文化,而且有助于固化高职教育“技兼于道”的时代要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努力学习,精益求精”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契合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追求。一方面,“努力学习”蕴含尊重知识、崇尚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理念,体现出积极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表现为一种选择、一种状态、一种追求、一种风尚,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周总理讲“努力学习”,就是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而获得知识、技术、技能、态度或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实现自我提升、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职业教育并不是‘营业教育’(trade education),不是做专门行业的教育。做专门行业的教育是机械的,用不着心思和高深的学问,只希望养成本行的专门技能就算了。”提醒我们,职业教育必须重视“教育性”的存在,这种“教育性”的行为指向就是:“知识教化”、“修养陶冶”、“智慧引启”。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目标,首先需要的是“努力学习”,以“努力学习”的为学精神引导和教育学生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培养学生树立尊重规律、崇尚实践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理念,彰显发奋图强、奋力追赶的精神,积极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可以说,一所学校或个人选择了这样的生存方式,就是选择了进步和发展,真正进入了“真学、善学、乐学”的境界,就一定会离其追求的目标越来越近。另一方面,“精益求精”蕴含着至诚至善、精细严谨、创优创新、追求完美的理念,彰显的是锲而不舍、永不满足的精神,尽心竭力、追求卓越的精神,表现为一种能力、一种素养、一种品质、一种境界,凸显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独特定位,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质和追求。周恩来少年时期就提出“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对于各种书籍必须“深究而悉讨”,而不能“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躐等以求进”。也就是说,人的学问、知识、能力,就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要经过反复切磋琢磨一样,须经反复磨炼、研讨才能形成。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应该有一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恒心和毅力,追求“精益求精”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高职教育“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特色,培养出学生更专业的技术优势实践技能。可以说,一所学校或个人有了“精致”的理念、“精美”的目标、“精准”的行动,就一定会出类拔萃,获得成功。高职院校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日益残酷的职业竞争和就业压力。
三、“努力学习,精益求精”要在学院人才培养中发挥引领作用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建校近50年来,在历届领导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在教学上求精品,师建上求精英,育人上求精心,文化上求精粹,推动了学院的科学跨越和可持续发展,不断诠释着“努力学习,精益求精”的本质要求。当前,学院将“努力学习,精益求精”提升为学院精神,这既是对历史的传承,对现实的关切,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当前,如何使学院精神更好地发挥出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就是要围绕学院的基本定位及核心理念,通过各个层面的广泛参与,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体现和丰富,使学院精神既具有形而上的抽象性,又具有形而下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1.坚持教育教学为根本,在教学实践中增进认同。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作为一种精神理念,学院精神的建构有赖于师生的自觉接受和认同。因为只有将学院精神有效融入师生的血液中,并切实转化为师生的情感、道德和意志,才能成为他们思想和行动的自觉向导,才能产生更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中,教师是学院精神培育的关键因素,是學院精神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换句话说,学院精神的培育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综合素质上。借用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话:“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职院校虽是职业技术型院校,但这并不能削弱其对高素质教师的要求,只不过相比普通高校更偏重于技术上的要求。当然,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院精神建构和传承的重要推手,加强对学生的学院精神教育更重要。在实践中,学院可以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通过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素质讲坛等,将学院精神的教育融入教学实践之中,以在不影响课程逻辑结构的前提下努力培养学生“努力学习”的良好习惯,突出学院精神的教育实效,使得原有课程教学体系得到充实和扩展。此外,学院还可以结合“师生素质提升十项主题活动”,强化实习实训和顶岗锻炼,通过技术技能竞赛、大学生实践创新、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专业领域努力追求“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毕业后的就业竞争能力。 
  2.坚持资源整合为手段,在情景渗透中强化效果。大学精神作为一种行为理念,应该表现在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要使大学精神真正扎根于大学的土壤,还必须努力挖掘各类有效的资源和载体。当前,学院精神初步确立,在更宽的平台、更广的领域挖拓载体,整合资源,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氛围至关重要。对于学院来讲,一要适应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设计,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通过建设特色网站和空间机构平台等,让更多的师生和毕业校友及时全面地了解学院精神,扩大覆盖面和受众面,增强渗透力;二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学院既有硬件资源,通过开放校史馆,打造特色文化长廊等校园环境文化,强化对师生的情境体验和感性认知,增强理解力;三要继续发挥校友的辐射作用,通过邀请杰出校友来校访问讲学,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提升学院精神的教育实效,增强影响力。此外,还可以围绕学院中心工作,通过学院精神解读、学院精神大家谈等多种形式,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加深师生对学院精神的理解,激发出“努力学习,精益求精”,建设“独具特质、充满活力、令人向往的美丽新财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坚持制度建设为保障,在优化管理中激发活力。邓小平曾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对于大学来讲,没有完善的大学制度,就没有高品位的大学精神。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建构同样需要制度的支撑。当然,“努力学习,精益求精”的学院精神不能孤立存在,要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引领作用,学院必须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并根据高职教育态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章可循。一方面,要继续探索专家治学的大学治理制度,坚决去除行政化倾向,改善学院的治理结构,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在学院上下营造“努力学习,精益求精”的制度氛围。另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奖惩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部门目标管理和二级管理,从根本上保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将类似行为规范上升为学院的纪律和规章制度,旗帜鲜明地对符合学院精神的行为进行表彰奖励,对违背学院精神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进一步激发师生“努力学习,精益求精”的动力,强化师生对学院精神的认同,进而为学院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唐永泽.培育和彰显具有高职特色的大学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45-46. 
  [2]陈云涛.高职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精神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9(7):61-65. 
  [3]胡洪彬.高职院校应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27-30. 
  [4]李德敏,冯建辉.略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76-77. 
  [5]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以“努力学习,精益求精”精神引领学院科学发展[EB/OL].http://www.jse.gov.cn/art/2013/10/17/art_1362_133024.html,2013.10.17.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毕业论文网 www.37lw.cn 联系QQ:250537075 邮箱:250537075@qq.com

毕业论文网为您提供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MBA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奥鹏毕业论文代写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