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学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教孩子会研究

来源:www.37lw.cn 编辑:admin 时间:2017-09-01
 一、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会解决问题,首先要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无论是西方的追问式教学、黄爱华老师的大问题教学,还是新教材中的情景教学都是这方面研究的翘楚,下面就练习课做一些补充。 
  1.生活中寻找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如复习体积计算时,教师提供部分规则容器、尺子和水,要求学生测量出陀螺、鸡蛋等物体的体积。如此这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用数学解决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才是真正的研究。 
  2.引发争论 
  定势思维、盲目自信往往令学生难以发现问题,课堂上可以创设一种氛围,让学生产生意见分歧,引发争论,能有助于其对问题的追索与反思。如:6/7<()<7/8。在括号内填上一个分母最小的最简分数。有的学生根据通分运算,算出97/112,有的改成小数0.86,化成43/50,有的通过直觉比较得出13/15。这样截然不同的三种意见,使得学生们主动去研究最合理的解法。 
  3.自由提问 
  如: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呈现:“饲养场买来公鸡9只,母鸡36只,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短短几分钟收集到以下问题:“母鸡是公鸡的几倍?公鸡是母鸡的几分之几?母鸡比公鸡多百分之几?公鸡比母鸡少几分之几?母鸡和公鸡分别占买来鸡总数的几分之几?”课堂上学生的积极主动比老师一味讲解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二、想: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 
  1.大胆猜想 
  教会学生合理猜想也有助于促进其研究思考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如圆面积计算的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圆面积可转化成什么图形来计算?它和圆有什么关系?学生带着猜想去探究出圆的面积公式。研究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有所提升。 
  2.充分思考 
  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会制造出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更要适当的留白,给学生留出自由思考的空间。 
  3.理清脉络 
  在学生大胆猜想、充分思考的同时,做教师的也不能任由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有清晰的思维脉络,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在于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如按比例分配一课,学生研究的生长点是平均分,只要理解“把一个数量平均分就是按照1∶1的比例进行分配”,学生就能从容地进行后续的研究。 
  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思维有时会“卡壳”,这里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恰当适时地点拨,能使障碍点成为转折点。如计算梯形的面积教学,可以提问“为什么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行计算?”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去研究,比老师包办代替的效果更好。 
  三、说:让学生想说就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常常不同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不断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爱说,会说。除传统的开火车、指读、齐读、分组读外,还可以当小老师讲解题目,当小模特展示作业,当小侦查选别人发言,当小值日总结发言,当小组长小组讨论。将时间让给学生,我们只做站在学生背后的人。 
  四、做:放手让学生去做 
  好动、好奇、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是小学生共有的特征。不要因为课堂一时的安宁而放弃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其实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令其集中注意力。 
  五、评:教会学生反思 
  学会分析自我、分析题目、分析他人的思路、分析教材也是研究能力的高级表现。教师可以使用这样启发性的问题——“这道题目体现什么规律?”“你觉得出题人的意图是什么?”“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谁来总结他们的发言?”“你觉得这道题还有什么不足?你想怎样改?”“谁听懂了他的解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以此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让我们从日常课堂做起,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简媜.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M].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3. 
  [2]杜文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 小作家选刊,2015(26). 
  [3]张良.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 中小学电教月刊, 2008(2):38-38. 
  [4]王茂惠. 培养语言能力,促进学生思维[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2).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毕业论文网 www.37lw.cn 联系QQ:250537075 邮箱:250537075@qq.com

毕业论文网为您提供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MBA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奥鹏毕业论文代写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