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学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体验性教学

来源:www.37lw.cn 编辑:admin 时间:2017-09-23
一、重视、利用好新课程的探究环节,做好课堂实验 
  “体验性学习”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主动学习的氛围,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参与的主体活动,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近年的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正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而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明显突出探究和体验的意图,设置了“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和“实践与拓展”等栏目。例如在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教学中,设置了用细绳系小球在桌面上做圆周运动的“观察与思考”小实验,通过小球速度的变化来体验拉力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对向心力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能很快有定性的了解。物理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物理规律通常就是通过大量的实驗验证和总结而得出,在课堂上,认真做好实验,才能还原规律的探究过程。如果我们重视新课程的这些栏目,开展好课堂实验,那么我们的课堂就可以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自主探究的王国了。 
  二、实施民主教学,开展互动式体验 
  课堂环境是否真的生动活泼,不能仅仅看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或者人数的多少,还要看学生是否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在课堂上,实施民主教学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才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 
  新课程更提倡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做到平等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了这样的做法:其一,完成作业后,让学生自己评分和评讲。事实证明学生做得一点都不差,为了将作业题分析得透彻到位,他们准备得很认真,不懂的主动互相探讨,在评讲时也有板有眼,学生听课效果也好。其二,给出意境,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以小组形式收集起来,再在习题课上互换交流并求解。我们发现,为了让自己的题目设计得更合理和巧妙,同学们很愿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创设丰富有效的体验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文字引发想象,然后在头脑中设立一个抽象的学习环境,但是,这样容易脱离实际。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如笔者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一课中,运用了大量图片和动画,使各种情况下电荷的运动由抽象描述变得具体、形象而且生动,为学生设立了一个活泼、生动的学习情境。通过多媒体可以展现大量的实际情景,如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荡秋千、原子弹爆炸等等。我们可以将这些实际情景穿插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觉得物理课堂不再枯燥无味,从而带动想象,思维活跃起来就能很快地抓住实质,而且还留有宽阔的创造性思维空间。 
  四、通过巧妙设问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 
  在教学中总有一些知识没有相应的日常生活经验,难以组织学习情景,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层层设问、由此及彼的联想,将知识串联,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知识后,对电磁感应中电能的来源产生疑惑。于是,笔者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线框在非匀强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同学们很快就想到:摆动过程中,安培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接着笔者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学生答: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安培力的两个分力的作用。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我们发现电能的来源其实很快就弄明白了。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动建构者,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体验,但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五、体验性学习是一种反思性的学习方式 
  体验性学习的关键是体验和反思。体验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情感共鸣,反思则是知识的构建和深化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经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没有反思的教学,可能会让我们只看到热闹的课堂,看不到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发展。所以,在体验性教学里,教师不但要激发热情和引导探究,还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自我小结和反思。引导学生对学习情况反思,笔者一般主张学生进行课后自我反思,可以从几个角度进行:其一,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在哪?其二,和本节有联系的知识有哪些?其三,本节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和自我总结,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总之,体验性教学强调在学习中的体验与新知识的结合,同时又强调合作与互动,是一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教学模式。实施这样的教学模式,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连生.“感、知、用”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06). 
  [2]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毕业论文网 www.37lw.cn 联系QQ:250537075 邮箱:250537075@qq.com

毕业论文网为您提供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MBA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奥鹏毕业论文代写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