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学 > 中学教育论文 > 正文

巧设语文学习活动

来源:www.37lw.cn 编辑:admin 时间:2017-10-26

一、自主学习活动,生生共释文义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文言文教学。因此在课堂第一部分,笔者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跟课文相关的知识背景,然后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义。学生把不会读的字词和不懂的字词句记录在“课堂学习单”上,以备组内交流学习。等到全体同学都完成自主学习活动,组织每个小组开展组内交流,组员提出自主学习时不理解的字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组长负责记录组内交流之后依然无法解决的地方。等小组讨论结束,由组长作为代表提出小组的困惑,在班级层面进行帮助解答,或由老师解答。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重点字词被学生集体忽略的现象,比如本文的两个“固”字,这时老师现身,向全班提出质疑,引起重视。

这种生生之间自主合作的释义方法,一开始很多老师表示反感,因为耗时颇多,绝对没有串讲来得省时省力,但是如果真正坚持这种科学的方法,“既可以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又可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谓一举两得。

二、小组合作活动,生生演读文本

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方法,在朗读中感悟文本内容,体会人物情思,领会文章主旨是学习文言文绝佳途径。然而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的朗读指导上过分介入。有老师执教苏轼的《水调歌头》,在ppt上展示了所有该重读的字词,连哪些地方该抑扬顿挫也用箭头一一标出。

其实朗读呈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是建立在正确的文本理解之上,那么对于文本朗读的处理也该是因人而异,不必趋同。要求每个人都朗读得跟老师范读一样,也是一种生命个性的扼杀。笔者在执教这一课过程中引入了演读学习活动方式。

选择这样的朗读形式是基于学生学情和这篇文章的特质。初三学生经过两年的训练,已经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简短的文章让他们自主揣摩也能较好地读下来。另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是简短的人物对话,给学生写演读“蓝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于是我在学习活动单上布置了以下活动任务:

活动二:演读(组内一位同学当导演,一人演庄子,一人演惠子,一个人读旁白,两位同学负责编辑文字。要求适当想象,加入环境描写以及人物表情,同时可以加入现代元素来丰富对话内容。)

准备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每个成员都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二度创作文本。下面截取了一组学生演读的片段:

旁白: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庄子与惠子喝完下午茶,携手共游濠梁之上。

庄子微笑着对惠子说:

“老惠啊,你看水里的鱼儿这样自由自在,从从容容的游来游去,真是快乐啊!羡煞老夫啊!”

惠子不解地问道:

“老庄啊,你又瞎说了,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依然微笑着说:

“老惠啊,那你也不是我啊!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针锋相对地说道:

“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啦,你本来就不是鱼啊,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确定了啊!哈哈哈”

庄子轻轻一笑说:

“淡定,淡定,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这样的话,这是已经知道我知道然后才来问我的,我是在濠梁之上知道的呦——”

庄子与惠子相视哈哈大笑。

旁白:鱼儿在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流水中听到两人的笑声,游得更加欢快了。

接下去笔者采访演读以及编剧的学生,问问他们对“笑的处理”以及对剧本结尾的处理,在采访中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已经非常到位。这样的演读活动不仅让学生轻松自发地学习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思维争辩活动,生生共论文旨

借助一定的教学凭借来开展教学活动,会让课堂学习活动走向丰富而有深度。

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肯定要涉及道家思想和名家思想。但是很多课堂都是尊“庄”贬“惠”,然后用后人的解说肯定庄子思想的伟大。其实文本中惠子的逻辑思维也是值得肯定的,对后世名家产生了极大影响。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否定。既然是诸子百家的作品,就有争鸣的味道,何妨让学生也来一次思想的争鸣。

所以第三个教学活动是自由辩论:

你觉得濠梁之上的这场辩论谁有道理,请简单写几点理由,并把你在思考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方框内,先在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问,展开论辩,组长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先写下疑惑,是为了让学生能静下来思考两人的观点,辩论最忌没有思维深度,游于表面的言语狡辩。之后才让学生在组内微型辩论,然后班级内展开自由辩论。支持庄子和支持惠子的同学都各执一词,在激烈的论辩中同学们也对两人的思想有了笼统的把握。这时我出示了一组照片:

假如下面两幅画是庄子和惠子观鱼后所绘。请联系两人的思想,谈谈哪幅画是庄子画的,哪幅是惠子画的?学生在思考后有精彩的总结:

学生一:我认为第一幅是惠子画的,第二幅是庄子画的。我主要从细节去考虑。第一幅画得很细致,水草、水泡都清晰可见。惠子从论辩中可以发现他是个很细致的人,他抓住庄子的“鱼乐”不放。而庄子是个潇洒的人,他在辩论最后用偷换概念的方法巧妙结束了论辩,在他看来能懂他的人自然就懂,不懂的人再辩论也没有意义,就像第二条鱼就是庄子自己的写照,懂的人就能感受到鱼的快乐。

学生二:我是从鱼快不快乐去分析的。第一幅是惠子画的,他画的鱼很逼真,但是我们感受不到鱼的表情,更看不到鱼的心理。第二幅是庄子画的,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是我们却看到了一条快乐的鱼。好像张着嘴在笑。

学生三:我认为第一幅是惠子画的,在与庄子的辩论中我发现惠子是一个讲究逻辑严谨的人,而遵守逻辑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所以惠子画的鱼一定一丝不苟,画出各个细节,甚至把周围的水草也画进去。而庄子的思想比较潇洒,主张“逍遥游”,是个率性的人,具有艺术思维,所以他画的鱼寥寥几笔,只在神似。

两张图画的运用,点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够结合文本寻找庄子与惠子思想的不同点,这就是妙悟的过程,当学生能够真正体悟到画面上鱼的不同时,就能推导出两人思想的差异,同时领悟到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不同,最终理解道家思想和名家思想之间的区别。这些思维的波澜在课堂中也许是安静的,但正是这无声的妙悟,让学真正走向了自我教育的美好境界。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毕业论文网 www.37lw.cn 联系QQ:250537075 邮箱:250537075@qq.com

毕业论文网为您提供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MBA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奥鹏毕业论文代写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