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学 > 中学教育论文 > 正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文标题教学

来源:www.37lw.cn 编辑:admin 时间:2017-10-26

一、语言实践点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它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以此为导向实施课文标题教学,就是要挖掘隐藏在标题中的可供开展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价值点,即“语言实践点”。通过对标题中这些点的诠释、比较、增补、删改、替换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逐步建构起自己语言积累与运用的体系大厦,以此提升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沟通的能力。

我们来看《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例。上课伊始,针对标题,教师提出问题:“我们都已读过这篇课文,请问同学,柳宗元所写的这篇文章,题目能不能改成‘西山宴游记’?”教师故意删除“始得”,旨在让学生意识到文章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写了柳宗元两种游,第一段是游‘是州之山水’,第二段开始才是西山宴游;前者是陪衬,后者为重点”。而后围绕“得”字推进教学:

师:你来解释下,什么叫作“始得”?

生4:才开始游。

师:“得”是什么意思?

(生支支吾吾,语塞)

师:读书要有好习惯,先要读懂题目。“始”是“开始”,“得”呢?组词,试试。

生4:得到,获得。

师:嗯,开始得到,引申为发现,这样文章就是写开始发现西山宴游的乐趣的一篇游记。请坐。

师:那么好,同学们,再快速看一下文章,找一找,柳宗元写两种游的“得”分别是哪一句话?这能找到吗?你来说。西山以外的游览,也就是“是州之山水”的游览,作者之得是哪句话?

这堂课从课文标题切入,先是采用“删”的策略,通过删改标题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章法之妙;然后采用“释”的策略,以“始得”这个关键词为线索架构课堂,通过对“始得”二字的品味把玩,一层层地让学生感受到柳宗元“两次游山之得”之妙趣之差异。“始得”即为“语言实践点”。

二、思维训练点

“此处的思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维,而应是语言的思维——语言活动、语言作品所体现的思维”,语言是思维外在的存在。所谓“思维训练点”,就是蕴含在标题中的,可以通过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等语言活动,提升思维灵敏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教学价值点。

比如梭罗《神的一滴》的教学,以标题为探究点,着重研讨“神的一滴”到底是“一滴”什么。可以采取抓住文本关键信息,品味关键词句等方式,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五段写的是‘美之造’,即在作者看来,瓦尔登湖是‘神的一滴汗水’”;第四段写的是“‘美之毁’,从而体会瓦尔登湖是‘神的一滴泪水’”;综合相关信息“归结出作者将瓦尔登湖在现代生活中的灵魂荡涤效果上升到了无比崇高的地位——强调‘美之净’,即瓦尔登湖是‘神的一滴圣水’。

在这个课例中,标题“神的一滴”表达简洁,意蕴丰厚,直指内涵主旨的理解,是高价值的思维训练点。教师主要采用“补”的策略,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对标题指向文本中相关语言文字的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完整地补出了“神的一滴”的具体内容,有依据地表达出对“瓦尔登湖”这一形象的深刻认识和独到发现。学生能把标题补成瓦尔登湖是“神的一滴”汗水、泪水、圣水的不同形象,也是学生运用批判思维对文中瓦尔登湖这一文学形象的反复审视,在不同形象的比对中,体会到了文章的主旨。

三、审美鉴赏点

“此处的审美应是语言的审美——不同于音乐、美术、雕塑等艺术的语言艺术的审美”。所谓“审美鉴赏点”,就是隐藏在标题中的,可以引发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表现出的形象美和情感美的审美体验,通过欣赏、鉴别和评价等语言活动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价值点。

比如学习小说《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标题本身就是审美鉴赏点:“从汉语语言表达的角度来审视,化错为美意蕴无穷”,“现实生活中,‘一滴眼泪’和‘一滴水’显然是不对等的,但正是通过这种不合逻辑的表述,给读者一种冲击感,表现了‘一滴水’之珍贵和爱斯梅拉达的善良和宽容之可贵”。从情节的角度看,标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与课文情节相悖,“这里面有审美取向在——课文的题目‘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其实采用了我国传统小说的伏笔千里的写法,不能只停留在伽西莫多受刑的情节来理解它!”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于“眼泪”和“水”的相关情节,明确“眼泪”和“水”在文中的内涵。接着出示主问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一标题与节选部分的情节不吻合,换成“一滴水换一滴眼泪”更为合适,但是译者为什么还要这样译?教材的编者又为什么使用了呢?引导比较三种标题:“一滴眼泪一滴水”(陈敬容译)、“一滴水,一泪滴”(管震湖译)和“一滴泪报一滴水”(牟文正等译),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应该用怎样的标题才更准确?最后讨论文中的“水”还有哪些内涵。通过这一番比较、讨论,师生共同探讨,学生逐步理解:是“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唤醒了伽西莫多身上人性的良知,生成了‘一大滴泪珠’”,“这‘一大滴泪珠’又让现场的观众人性复苏,他们仿佛‘一滴水’那样高贵、纯洁,仿佛经历‘一滴水’洗涤过那样圣洁有人性”。“这一滴象征着善与美的‘水’改变了中世纪黑暗冰冷的丑恶,让坚硬的心灵开始柔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眼泪’的悔恨与‘水’的珍贵相得益彰,摇曳生姿。”

这个课例充分挖掘标题“化错为美”的审美鉴赏点,设置主问题架构课堂。通过对标题中关键词“眼泪”和“水”相关情节的朗读及内涵的探讨,对不同译者翻译的标题的比较、鉴别和评价,引向对文本中伽西莫多、爱斯梅拉达的形象,以及作者在人物身上所倾注的情感的审美体验,进而理解标题内涵,把握文本主旨。在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所塑造的形象和作者情感的品味、鉴赏和评价过程中,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审美鉴赏的过程,也是对言语作品再创造的过程,其间也促进了审美鉴赏水平和创造力的提升。

四、文化承载点

“此处的文化应是语言的文化——由语言和言语所承载、体现的文化。”所谓“文化承载点”,就是隐藏在标题中,承载着或折射出不同民族(区域、国家)的文化特点,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鉴赏和评价,表现出鲜明文化态度的教学价值点。

比如学习《阿房宫赋》。标题中的“赋”,是关于文体特点和写作手法的“知识”,是对古代六义之一的“赋体”知识的“文化承载点”。对此文体,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第八》有详尽的诠释:“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这一特征在《阿房宫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描摹阿房宫之宏伟壮丽及秦王之‘爱纷奢’极尽铺排夸张之能事。”正是采用了“赋”的文体形式才成就了该文“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美誉。这一“文化承载点”是《阿房宫赋》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感受、品味’上,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原初感受”。可以在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之后安排以下环节:(1)“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它字词句的印象是什么?(2)“你觉得为什么这篇文章会有这些特点?”(3)解说“铺陈”手法:多角度反复描写同一对象。(4)学生根据这一概念去文中寻找相应的句子。(5)赏析找出的句子。

该课例对标题中“赋”文化知识的教学,主要采用“读”“释”“赏”的策略。通过反复诵读,初步感受“赋”的文体特点,接着解释“铺陈”概念,再引导学生据此找出使用“铺陈”的句子,最后对确认的对象,即找出的句子进行赏析。如此一番赏读,学生对“赋”的知识就有了深刻体会。确立“赋体”为“文化承载点”,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阿房宫赋》的巨大魅力,进而会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正如构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语言实践点、思维训练点、审美鉴赏点和文化承载点,也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在课文标题中的核心教学价值点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宜灵活综合操作。

参考文献:

[1]顾之川.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3):15-17.

[2]张聪慧.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转型[J].教育科学论坛,2016(10):29-31.

[3]郭家海.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中学语文,2016(7):18-21.

[4]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85-109.

[5]李华平.语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6(5B):9.

[6]唐惠忠.课文标题的教学功能[J].语文教学通讯,2012(6A):40-41.

[7]石瑛,陈宝祥.《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文题释疑[J].语文教学通讯,2015(2A):51-52.

[8]蒋宇.为什么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J].语文知识,2015(11):20-21.

[9]张君平.关注文体特征,感受文言之美——以《阿房宫赋》为例谈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J].语文学习,2014(1):40-44.

[10]谢澹.从“赋”的学习看“知识教学”[J].语文学习,2016(1):37-40.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毕业论文网 www.37lw.cn 联系QQ:250537075 邮箱:250537075@qq.com

毕业论文网为您提供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MBA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奥鹏毕业论文代写服务!

Top